2020年2月20日

個人喜好

與印尼代理商吃飯時,曾聊到一個問題:"As a business man, why people always have bad impressions about us?"。他指得無非是愛錢、勢利、流連聲色場所、愛喝酒之類。我開玩笑跟他說:"About you, I can't agree with them more."。事實上我這位客戶乖得很,所以他更覺得不平。不過生意人真得都是這樣嗎?

愛錢與勢利我倒不覺得一定是負面評價,往往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。後面幾個特定的行為,我覺得那是個人偏好,與是不是生意人無關。不要相信"做生意一定要會喝酒"、"在酒店比較容易談成生意"這種鬼話,那只是自己愛去的藉口。事業成功不一定就愛上酒店,酒喝得越多不代表生意做得越好。這兩種例子,我身邊有太多。(等而下之的是我這種,既不會喝酒而事業又還不成功的傢伙....)

愛喝就是愛喝,愛粉味就是愛粉味,那純粹是個人喜好。不是每個兢兢業業的商人都是這個樣,不要老是把"生意人"三個字拿來當藉口,那只會讓別人看不起這種沒膽子承認"我就是愛,怎樣?"的懦夫而已。

2020年2月12日

老車就怕水,只能怪我自己蠢。

圖像裡可能有汽車
先把老傢伙洗得乾乾淨淨再去驗車,車高車寬輪圈定位,甚至連排氣這些改到我自己都不好意思的項目都驗過了,結果居然栽在最後一關車身號碼…因為電子開關有水氣,行李箱蓋打不開!

開到一旁搞半天,引擎蓋可以開,油箱蓋可以開,搞到連我的天靈蓋都快開了,行李箱蓋它就是不開。開不了就看不到車身號碼,驗車員大哥說不好意思又要我再跑一趟了。摸摸鼻子開回去放車的大樓地下室,停好車,不死心,再按一次電子開關…

它開了!它清脆又響亮地發出如同開香檳那一聲“啵”,然後就開了…

於是再開回去複驗車身號碼,驗車員大哥說修好了喔?我說對啊,我進水的腦子修好了…

Okay, let's do it again.

圖像裡可能有夜晚、天空和戶外

2012年11月10日

人,還是需要見面

這個月得飛往很多國家出差,先是上週的北京與東京,接著是這周的雪梨,再來還有下周的香港、深圳、上海與首爾,最後是曼谷與新德里。

單以完成的這幾段差旅,讓我有點感想的是"人"這麼一回事。 在北京的時候,遇上了"人"的糾紛。說糾紛是言重了點,不過我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詞。基本上都是"某件事物太好,然後需要折衝兩人(或以上)的紛爭"。東京那趟差旅是為了我加入公司後第一階段任務的最後一項專案,先前同事在與對方的聯繫上有點波折,似乎是不那麼正面的回應。這趟來雪梨則是為了新設立的分公司第一次BOD,順便理順成立至今約半年遇到的狀況。

 兩段差旅我有同一個感想:"人,還是需要見面"。

因為尊重澳洲股東的週末生活,今天下午過,我與同行的歐洲總部總經理在雪梨市區晃蕩了半天。我們兩人在興趣與觀念上幾乎是完全雙生。當然出身全球頂尖企管顧問公司Accenture的他,工作速度與態度上領先我太多。但是即便如此,在平日交換意見或是固定的雙周視訊會議時,我想我們從彼此身上還是能獲得一些新想法。 

歐洲人午餐吃得晚,下午三點多我們才隨意挑了一家餐廳坐下來吃份三明治。他不喝任何酒精與含糖飲料,永遠只有still water,很健康的一個傢伙(對了,還是個空手道黑帶...)。 

"現在你管理一家擁有不少子公司/分公司的全球化大型公司,你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"澳洲餐點分量不小,邊吃邊說話有點辛苦。 

"永遠都是人啊!以前在Accenture是這樣,現在在這裡也是如此。"他只喝水怎麼配得下那麼大一份雞肉三明治加整盤的薯條啊?我就著健怡可樂都得很努力吞了。

接著我們聊了很多。這一年來,我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問題。其中,"人"是我們花費最多心力去解決的議題。無論是客戶還是自己人, 無論現代科技多麼發達,隨時不離手的BlackBerry與固定上線的Skype,讓我們與遠方客戶看似無時不保持在連線的狀態。公司內分配完整的辦公室隔間與分機系統,讓同事們不需要起身也可以互相聯絡。但是很多時候,很多摩擦或是不順遂甚至是誤會,只要見上一面,就那麼神奇地煙消雲散。躲在螢幕後(手機/平板/電腦)讓人變得更有自信卻也更無禮。一旦見上面了,望著對方臉部的反應,聽著對方說話的音調,在在都能讓你感受到"情感"這一項科技所無法傳達的元素。 

人類為了聯繫情感而無所不用其極地發展科技,卻也因為科技的發展而忘記了聯繫情感的重要性。很多問題,見面聊一聊雖然不能說一定雨過天晴,但至少能撥開雲見點日。

說到撥雲見日,今天是個多雲的天氣。每次來雪梨都冷到不行,下次記得要帶件外套來。

2012年10月21日

FB與Blog

先前讀過一篇文章,提到Facebook上的資料"含金量"頗低。這幾年使用下來,還確實心有同感。應該說,FB介於twitter/plurk與blog之間,與blog的功能取向大不相同,並無互相取代的可能性。 除了LBS這項在FB上頗方便的功能外,我並不是很喜歡將日常瑣事逐一記錄在FB上,一來就算要作為生活紀錄也會遇到FB搜尋功能不佳的難題,再者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未必受得了這種破碎語言的疲勞轟炸。想好好寫些東西,FB的網誌功能畢竟只是陽春版。 於是我回到了blog。這些年自己的生活與工作變化頗大,希望這裡可以好好為自己作些記錄。雖說好好活在當下,可是人生不就是一連串的紀錄?差異僅僅在於紀錄的位置。

2009年5月27日

讀書心得(1)--變速系統齒比設定



最近買了這本書,快速瀏覽之後發現這是不錯的工具書,買回來好好補充一下自己貧乏的科學論據與知識。剛看到前面幾節,整理一下資訊當作紀錄,順便跟有需要的車友分享。如果有錯誤,也麻煩指正。

因為正在組裝自己要騎的公路車,由於現階段腿力不佳但是又希望顧慮到後續的體力升級空間,所以變速系統的齒比設定是一個傷腦筋的問題。先列舉公路車與登山車常見的變速系統齒比,有利後續舉例計算:

登山車:因為SHIMANO幾乎一統天下,所以比較單純,前大齒盤幾乎都是44/32/22這種三片式齒數,運動級以上的飛輪多為9速,齒數通常是11~34。

公路車:市場大約是三分天下,分別是SHIMANO,Campagnolo以及近來接受度極佳的SRAM。主要是依據前大齒盤的齒數分為:
標準盤:53/39T。這種齒數是為了尾速,就想成汽車的馬力,大馬力=高尾速。齒數越多踩起來越重,尾速越高。想像五檔拉尾速的感覺。

C/T盤:50/34T 。這種齒數是為了加速,就想成汽車的扭力,大扭力=急加速。齒數越少踩起來越輕,加速越好。想像一檔起步的感覺。

飛輪:各家設定差距很大。規格通常是標示最小齒數與最大齒數,例如最小的11/23到Campagnolo獨家的13/29。這裡跟前大齒盤相反,齒數越多踩起來越輕。例如13/29踩起來就比11/23輕,但是還得搭配不同長度的後變速器。

基本上,單車前進的原理就是:雙腳踩下前大齒盤,透過鍊條帶動後輪上的飛輪,然後轉動後輪使單車前進。所以變速系統就是放大動力的媒介。這部分跟汽車變速箱原理類似。因此改變齒數,就會改變雙腿力量放大的比例,所以會有不同的加速特性。這特性可以用"齒輪比"來描述。

齒輪比可以很簡單想成雙腳踩一圈,後輪會轉動幾圈。例如前大盤在50T這一齒盤位置,後飛輪在11T這片齒片時,雙腳踩一圈,後輪會轉動50/11=4.55圈,稱之為齒比=4.55。

這延伸出兩個組車時很常見的問題:
1—公路車到底要選用標準盤(53/39T)還是CT盤(50/34T)?
2—登山車換窄胎及硬前叉應該就可以追上公路車?

先從第一個問題來說,舉例公路車三種大盤與飛輪的搭配組合作說明。(下列舉例中單車的其他變素都固定,單討論齒輪比的影響):

平路追風時:要選用最大齒比,也就是前大盤最大片+後飛輪最小片。
50/34T CT盤搭配11/25飛輪:齒比=4.55
53/39T 標準盤搭配11/28飛輪:齒比=4.82
50/34T CT盤搭配13/29飛輪:齒比=3.85

齒比越大,速度越快。所以可見第二種標準盤的組合最有利速度的提升。

山路爬坡時:要選用最小齒比,也就是前大齒盤最小片+後飛輪最大片。
50/34T CT盤搭配11/25飛輪:齒比=1.36
53/39T 標準盤搭配11/28飛輪:齒比=1.39
50/34T CT盤搭配13/29飛輪:齒比=1.17

齒比越小,爬坡越輕鬆。所以第三種組合最有利爬坡時的加速。

不過,現實生活中不可能都是爬坡或都是平路(除非競技中的平路繞圈賽或TT),所以不能單偏廢最極端的選擇。因此數據上最佳的選擇反倒是標準盤搭配11/28飛輪的設定。可以兼顧速度與爬坡!

前面舉例的三種齒數設定,第一組在市面上很常見,三大品牌都有。第二組的11/28則是SRAM RED變速系統的夢幻逸品,而且可以直接搭配標準盤或是CT盤,不需更換後變速器。
第三組則是我2004年使用過的Campagnolo Record設定,比較麻煩的是必須更換為中腿後變速器(Middlecage)。而且2009年的11速系統已經不提供這一飛輪,最大只到12/27T。除非往下看10速的Centaur或是Veloce。

考量到價位與品質以及整體設定,SRAM RED標準盤搭配11/28後飛輪的設定是個頗均衡的選擇。不過,Campagnolo的魅力還是很難抵擋就是了.....

第二個問題
登山車現在也越來越輕量,甚至有6公斤等級的登山車,比較實際的產品也有總重8 公斤多的輕量化表現。那麼,是否再加上硬前叉換上1.2"卑鄙胎"就可以與公路車一決高下?

以登山車前大盤44/32/22T與後飛輪11/34來計算,最大齒比是4,最小齒比是0.65。爬坡看的最小齒比就不用說了,明顯勝過公路車1.x的齒比,所以登山車在爬坡時相對是會比較輕鬆的。可是以尾速的最大齒比來看,雖然差了前兩組設定很大的距離,但是齒比4還是大於第三組公路車設定的齒比3.85,是不是就表示登山車在平路時有可能比公路車快?!

還得加入輪胎外徑的考量:
公路車輪胎(700x23C)外徑=轉一圈車身前進的距離=70*3.14=219.8cm
登山車輪胎(26吋x1.95)外徑=轉一圈車身前進的距離=26*2.54*3.14=207.4cm

以公路車50/34T大齒盤搭配11/25飛輪的設定來說,雙腳踩一圈,車身會前進3.85*219.8=846.23cm。登山車踩一圈則是會前進4*207.4=829.6公分。也就是說,同一位騎士分別騎這兩種車,公路車在平路的速度一定是比較快的。再加上車架幾何,騎乘姿勢這些差異,登山車的速度更是遠不及公路車。更何況選擇了CT盤的車主,很少會搭配13/29這齒數的飛輪,以更常見的12/25來說,齒比就成為4.12,已經比登山車的4來得大,也就是速度又更快了。

結論就是,甚麼用途就選甚麼車種。試圖去改變原始設計的改裝方法,往往都得事倍功半可能還達不到目標。

PS:現在登山車動輒27速或是公路車動輒30速,其實有效齒比大約只有15種左右,計算過後可以發現很多排列組合的齒比都是重覆或是相近的。所以在爬坡時如果不想落得上不上下不下的變速窘境,可以在前大盤變小一片時,將飛輪變大兩片,這樣就可以落在相近的齒比,避免有突然踩空的感覺導致呼吸與節奏不順暢。